当前位置 博文首页 > 文章内容

    rand,C++中rand()函数的用法

    作者:zyd1113wz 栏目:网站相关 时间:2021-03-04 13:21:59

    本站于2023年9月4日。收到“大连君*****咨询有限公司”通知
    说我们IIS7站长博客,有一篇博文用了他们的图片。
    要求我们给他们一张图片6000元。要不然法院告我们

    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,IIS7站长博客,全站内容图片下架、并积极应诉
    博文内容全部不再显示,请需要相关资讯的站长朋友到必应搜索。谢谢!

    另祝:版权碰瓷诈骗团伙,早日弃暗投明。

    相关新闻:借版权之名、行诈骗之实,周某因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六个月

    叹!百花齐放的时代,渐行渐远!



         C++中rand() 函数的用法

         1、rand()不需要参数,它会返回一个从0到最大随机数的任意整数,最大随机数的大小通常是固定的一个大整数。

         2、如果你要产生0~99这100个整数中的一个随机整数,可以表达为:int num = rand() % 100; 

         这样,num的值就是一个0~99中的一个随机数了。

         3、如果要产生1~100,则是这样:int num = rand() % 100 + 1.

         4、总结来说,可以表示为:int num = rand() % n +a;

         其中的a是起始值,n-1+a是终止值,n是整数的范围。

         5、一般性:rand() % (b-a+1)+ a ;    就表示  a~b 之间的一个随机整数。

         6、若要产生0~1之间的小数,则可以先取得0~10的整数,然后均除以10即可得到“随机到十分位”的10个随机小数。

         若要得到“随机到百分位”的随机小数,则需要先得到0~100的10个整数,然后均除以100,其它情况依 此类推。

         7、通常rand()产生的随机数在每次运行的时候都是与上一次相同的,这样是为了便于程序的调试。

         若要产生每次不同的随机数,则可以使用srand( seed )函数进行产生随机化种子,随着seed的不同,就能够产生不同的随机数。

         8、还可以包含time.h头文件,然后使用srand(time(0))来使用当前时间使随机数发生器随机化,这样就可以保证每两次运行时可以得到不同的随机数序列,同时这要求程序的两次运行的间隔超过1秒。

         9、举例如下:

    rand(产生随机数)

    表头文件: #include<stdlib.h>

    定义函数 :int rand(void)

         函数说明 :

         因为rand() 的内部实现是用线性同余法做的,它不是真的随机数,只不过是因为其周期特别长,所以有一定的范围里可看成是随机的,

         rand() 会返回一随机数值,范围在 0 至 RAND_MAX 间。

         在调用此函数产生随机数前,必须先利用 srand()设置好随机数种子,如果未设随机数种子,rand()在调用时会自动设随机数种子为 1。

         rand()产生的是假随机数字,每次执行时是相同的。若要不同,以不同的值来初始化它.初始化的函数就是 srand()。

         返回值:

         返回 0 至 RAND_MAX 之间的随机整数值,RAND_MAX 的范围最少是在 32767 之间(int),即双字节(16位数)。

         若用unsigned int 双字节是 65535,四字节是 4294967295 的整数范围。

         0~RAND_MAX 每个数字被选中的机率是相同的。

         范例1:

         /* 产生介于 1 到 10 间的随机数值,此范例未设随机数种子,完整的随机数产生请参考 srand()*/

         执行:

    9 4 8 8 10 2 4 8 3 6

    9 4 8 8 10 2 4 8 3 6 //再次执行仍然产生相同的随机数

         范例2:

         /* 产生介于 1 到 10 间的随机数值,此范例与执行结果可与 rand()参照*/

         执行:与 rand() 范例比较:

    5 8 8 8 10 2 10 8 9 9

    2 9 7 4 10 3 2 10 8 7 //再次执行仍然产生相同的随机数

         原文链接:https://blog.csdn.net/cmm0401/article/details/54599083